推動智能汽車產業應用落地 商湯科技讓交通出行更安全
近日,商湯科技SenseTime與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達成合作,雙方將依托商湯科技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提升商業化班車的運營及駕駛員管理,優化乘客的智能乘車體驗;同時,聯合開展交通工況數據采集、交通場景大數據分析和處理,推動面向人工智能的基礎數據平臺建設,加速智能汽車產業發展與應用落地,服務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建設。目前,遍布上海各區域的上百條“驛動班車”線路中,已有38條線路車輛完成了智能化改造,搭載商湯科技“智能車艙”后,其可實現駕駛員身份識別,疲勞、分心等狀態實時監測與提醒,以及乘客智能無感乘車。未來,這一技術還將逐步推廣到全部線路中。
司機狀態實時監控 駕駛安全一路護航
對交通運營管理來說,安全無疑是核心的問題。近年來,部分駕駛員疲勞駕駛,行車中不規范操作,甚至受到外力嚴重干擾等,越來越成為影響行車安全的關鍵。搭載商湯科技領先的SenseDrive DMS駕駛員監控系統后,上海“驛動班車”車輛只需借助普通IR攝像頭,配合一枚普通芯片,即可具備人臉識別、眨眼檢測、注意力檢測、分心動作四合一的識別檢測效果,準確監測駕駛員閉眼、打哈欠等疲勞狀態,或吸煙、喝水、打電話等分心危險動作,同時實現交通場景數據的采集和處理,為運營班車提供最大程度的安全保障。
車輛駕駛座前方的SenseDrive DMS駕駛員監控系統
同時,商湯科技還為“驛動班車”提供了刷臉乘車的智能體驗與服務。乘客只需提前通過驛動汽車app進行手機注冊,并上傳人臉信息,即可無感乘車,充分享受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便利與智能體驗。有了這個功能,人們再也不用擔心忘帶手機、忘帶乘車卡,還能極大地節省排隊上車的時間,讓出行更高效。
道路工況數據準確分析 助力智能汽車應用落地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汽車領域應用落地的不斷增多,技術進步也催生了對行業高質量第三方公共數據訓練庫的迫切需求。作為國家工信部批準的全國首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基地,由上海國際汽車城建設的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從打造行業公共基礎服務平臺角度出發,聯合商湯科技共同開展交通場景大數據的采集、分析、標簽化處理等工作,打造面向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的人工智能基礎數據平臺。目前在已安裝商湯科技技術設備的38條線路上,每天采集超過200個小時、10GB的交通工況數據,未來將實現千輛級數據采集規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商湯科技與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的合作,也為示范區場景庫建設提供數據基礎,雙方合作采集的數據將用于示范區測試場景設計和測試規范的研究制定,推動示范區測試方法的完善,進一步服務上海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服務標準規范的研究制定。
與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的合作,是商湯科技“智能車艙”產品初次應用于公共交通運營車輛,未來這一產品功能還將不斷豐富,可能引入手勢識別、視線追蹤等模塊,最大限度為駕乘安全服務。同時,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與迭代,雙方還將進一步擴大合作范圍,推動AI技術在智能汽車上的深度應用,為智能化駕駛和乘車體驗帶來新升級,推動“AI+交通”應用場景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