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徐立出席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式,倡導“發展”的人工智能倫理觀
2021年7月8日,上海——今天,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隆重開幕,來自各國人工智能領域的頂尖科學家、學者,以及各國政府代表、各界知名企業家均匯集在這場全球最前沿且最具影響力的AI行業盛會上,圍繞主題“智聯世界,眾智成城”,共話人工智能技術、產業和應用全球化發展的最新趨勢,以及人工智能對于造福世界,推動人類共同家園建設的積極作用和長遠價值。
徐立出席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開幕式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CEO徐立受邀擔任開幕式第三樂章“普惠之途——AI點亮生活新福祉”的話題引領人,并同時作為全球人工智能的代表,與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和軟件銀行集團代表社長孫正義共同帶來開幕演講,前瞻性地為全球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和應用貢獻新思路、提出新方案,倡導“發展”的人工智能倫理觀,共話AI點亮生活新福祉。徐立還與沈南鵬展開高端對話,圍繞上海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環境,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如何在應用和普及過程中更好地促進公平等話題進行了交流。 徐立在題為《人工智能創新新范式 - 機器的猜想》的開幕演講中提到,人工智能的突破將能夠有規律地拓展人類的認知邊界。他指出,無論是過去的經驗歸納、推理演繹,還是現在利用大數據和仿真模擬,通常意義上的四種科研創新范式都有著既定的模式,但人類歷史上很多顛覆性的科學創新和重大突破,都是反共識的、不可預測的,多源于“天才的猜想”,正如砸在牛頓頭上的蘋果,以及愛因斯坦幼年幻想乘坐的那束光。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人類對未知世界的認知局限。但在今天的人工智能時代,機器也可以進行猜想,有望幫助我們更早地發現科學規律的本質,更快地探索和發現未知,這正是人工智能所帶來的創新的新范式。
徐立發表題為《人工智能創新新范式 - 機器的猜想》的演講
隨著通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AI算法已經不完全依賴于標注的大數據,但對于巨大未知可能性的探索則必須要借助于大型算力。徐立表示,商湯前瞻打造的SenseCore AI大裝置將強力推動“機器猜想”。生命科學、材料科學、醫藥領域等基礎學科,將最先受益于“機器猜想”,進入科學創新的新范式。產業應用可以逐步驗證“機器猜想”的邊界,幫助我們更加審慎地推進新技術的場景落地,逐步嘗試出新技術的合理應用邊界。以自動駕駛的發展為例,從無人泊車,到封閉園區的無人接駁,再到開放道路的自動駕駛,就是一個通過應用數據定義技術的使用邊界和規范的過程,從而逐步做到技術的可控發展,更好地推動產業的進步。在更多巨大狀態空間的決策應用中,如智能交通燈控制,通過利用視覺感知和AI智能決策,能在固定片區內將人均等待時間縮短20分鐘,突破了傳統模式的邊界。
人工智能的創新來源于對過往認知的顛覆,因此行業應用中的倫理治理問題就愈發重要。“以人為本、技術可控、可持續”是國際上具有廣泛共識的技術倫理治理框架,但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三者的平衡發展。對此,徐立倡導行業社會要秉承“發展”的人工智能倫理觀,其一是在談論倫理治理時,我們要考慮普惠發展的目標,即用人工智能技術推動社會進步;其二是在先進技術落地的同時,要考慮行業變革的快速性,針對不同的發展階段,找出不同治理框架下的發展平衡。徐立最后表示,“機器的猜想”扮演的是砸在牛頓頭上的蘋果的角色,而上海市包容、開放和創新的氣質,給了這個蘋果最好的土壤,使它能夠找出更多的創新的成果,發展普惠、可持續的人工智能。
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平臺公司,商湯科技今年是連續第四年作為WAIC戰略合作伙伴全程、深度參與本屆大會。大會期間,商湯還會在多場大會主題論壇中分享最新實踐,為人工智能技術的未來發展建言獻策。7月9日上午,商湯科技還將舉辦“大愛無疆·共生”人工智能論壇,邀請多位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企業領袖,共同探討產學研融合下的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和面向產業賦能的生態構建,甚至還將“猜想”人工智能未來的創新路徑。